第52章(1 / 2)

别问百姓们害不害怕,问,就是习惯了。

能在乱世中活下来的百姓,都不是什么心理脆弱、胆子特别小的人,砍个头而已,谁还没见过?

正因为姜启的做法,让百姓们对官吏的畏惧减少了许多。

现在不说一点儿不怕吧,至少不像以前那种避如蛇蝎了,有需要的时候,偶尔还能和对方聊上两句。

这会儿刘青河挤不进去,就壮着胆子去找小吏了。

“这位官爷,可否向您打听些事?”

一个中年小吏抬眼看了看刘青河,用了然的语气问:“是来问豆腐的吧!”

“正是。”

“要是想学做的话,去治粟内史大人的府衙就行。”

“谢过官爷。”

刘青河问过小吏之后,带着村民们向治粟内史的府衙走去。

虽然自己没做什么坏事,但是对官府的畏惧到底是刻在平民百姓的骨子里。

站在府衙的门口,看着站着的两个守卫,有的村民都忍不住开始两腿发软。

“里正,我们真要进去里面吗?”

里正接触过最大的官,也不过是县令,像治粟内史这么大的官,别说接触了,见都没见过。

现在突然让他跟这么大的官接触,说不一点儿都不害怕,那是假的。

但是一想到死去的父亲,和家里饿的直哭的孙子,刘青河还是壮着胆子走了过去。

正当他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跟守卫说话时,里面走出来一个小吏。

小吏看见他,脸上立刻露出欣喜的表情:“你们是来学做豆腐的吗?”

刘青河不明所以,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回答:“是的,官爷。”

“行,那你们跟我来吧!”

就这样,刘青河和村里的几个人,走进了原本一辈子可能都不会踏入的府衙。

刘青河一行人跟着小吏走了一会儿,走进一个大院,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在聊天,一看就很悠闲。

“快别闲聊了,来人了!”

随着小吏一声喊,闲着的人 ,纷纷起身。

“等了一上午,终于有人来了。”

“可不是,这么好的事,怎么就没人来呢?“

“估计是不相信吧,我就不信,你们看到这豆腐的时候没有张大嘴巴!

这么好的东西,陛下说教给平民就教给平民,谁敢信呢?“

“是啊,是啊,陛下真好。”

……

通过在场人的谈话,和自己的询问,刘青河终于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原来皇帝陛下在宁平城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口,都摆了豆腐摊,卖豆腐制品。

不过卖菽豆腐制品只是一个噱头,主要是为了宣传豆腐,让大家知道豆腐,进而学着做豆腐。

希望大家的餐桌上,能多一种对身体有好处的吃食。

可惜,大家是对豆腐很感兴趣,敢真正来学做豆腐的却很少,到现在为止,来的也就他们大山村这几个人。

作为当事人,刘青河很理解别人的想法,生活刚刚稳定下来,大家都不敢轻易地去改变,就怕出现什么意外。

刘青河自己,要不是家里有实际情况,要不是有全村的支持,他也不敢轻易的来官府学东西。

豆腐的制作,不是很复杂,一般人看两次,就能知道大概的做法。

然而,知道做法、会做和做好,这三者可不是一码事,还需要认真学习。

就在大山村里的人努力学习做豆腐的时候,姜团心不甘情不愿地跟着宁铃去找了太子姜怀。

姜团这个人呢,确实有些没心没肺,就拿睡觉来说吧,来到大夏的第一天,他因为不习惯,又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会早早的起床。

等到他发现,这里没有危险,这里的人对他都很不错后,迅速固态萌发,恢复了以前一半的作息。

什么叫一半的作息呢,就是晚上睡的比以前要早,但是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