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这样一来,豆腐的制作过程就算完成了,做没做好、做的味道怎么样,答案再等一会儿就可以揭晓。

等待豆腐成型的时间,姜团没有闲着,他让人拿来了陶碗,把之前预留出来的豆浆,放到一个个小陶碗中,让大家尝尝味道。

在大夏,菽并不是很珍贵的食物,因为烹饪方法有限,大夏的百姓只会把菽煮熟了做成豆饭。

豆饭的口感很不好,所以贵族们会吃麦面、米,却很少吃豆饭。

有一部分自觉身份高贵的贵族们甚至认为,菽是下等人和牲畜吃的东西,他们绝不会吃。

现在,在大夏最宏伟、最尊贵的皇宫里,一群权势最高的人,被一人分了一陶碗的菽制品,这要是说出去,估计很多人会觉得在开玩笑。

姜启和他的大臣们看了看手里的豆浆都没有喝,是怕味道不好还是怕这东西对人身体有害,就见仁见智了。

姜团没察觉到那些人的顾虑,他忙活了大半天,早就渴了,自己端过一碗就喝了起来。

一口下去,嗯,豆味浓郁,不过他还是喜欢甜的。

“宁铃,有糖吗?”

“先生说的糖,是饴糖吗?”

在大夏朝,人们甜味的来源只有三种,第一种是蜂蜜 ,第二种是水果,第三种就是宁铃口中的饴糖。

大夏朝不会人工养殖,蜂蜜全是纯天然的,数量稀少,能吃到的人很少。

水果呢,在没有经过改品种改良的古代,水果本身吃起来没有现代那么甜,而且由于交通不便,能吃上甜水果的人也不是很多。

这样一来,饴糖就成了大夏人最重要的甜味来源。

不过饴糖是用粮食做的,一般的平民百姓,吃都吃不饱,更别说拿粮食做糖了。

所以,能经常吃得上饴糖的,也都是条件比较好的人家。

当然上面这些姜团都不知道,他继续问出自己的疑惑。

“不是饴糖,是那种白白的像盐一样的糖,没有吗?”

“回先生,没有。”

宁铃的回答,让姜团知道,这大夏朝,又一样东西没有了。

他觉得自己好难,别说帮助大夏强大了,想正经吃顿饭,在现在看来都是件难事。

“姜先生,没有糖,放蜂蜜不可以吗?”

就在姜团感叹自己人生艰难的时候,一个清亮的声音响起。

姜团听到声音看过去,在姜启身后,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

那少年长相挺拔,面容俊朗,目光清澈,身着华丽,一副世家公子的模样。

他看了看那个少年,又看了看姜启,发现这俩人长得很像:“这位是皇子?”

“对,他是朕的嫡长子,也是大夏的太子,姜怀。”

姜启介绍完,姜怀上前一步,冲着姜团行了个礼:“怀,见过姜先生。”

一国太子跟自己行礼啊,而且这个太子看起来年纪不是特别大,怎么办?是不是要给见面礼啊?

第21章 只是个冰箱贴

看到姜怀,姜团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了见亲戚家孩子的状态,开始在自己身上摸,想找个礼物送给对方。

这一摸就摸到了换衣服时,随手放在腰间荷包里的冰箱贴。

说起这个冰箱贴,它能跟着姜团来到大夏朝,纯属意外。

当时姜团摔倒,手里拿的箱子扔了出去,背包也掉在了地上,这导致他来到大夏朝的时候,只带了身上这一身衣服。

姜团没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好,不过他来到大夏朝的时间不太对。

现在是秋天,他穿着那身厚厚的衣服,不仅扎眼还热,只能先换上这里的衣服。

在宁铃帮助下,换完衣服,他习惯性的去掏摸衣服口袋,没想到一摸,就摸到了一个东西。

他拿出来一看,是自己在景点的礼品店买的冰箱贴。

这个冰箱贴是一个做的活灵活现的红色小龙,因为是龙年,又因为颜色喜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