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碍,等水车动起来,朕相信总有人能看到它的用处。”
事情如姜启所料, 当水车在水流的作用下缓缓动起来,带动石碾、石磨转动的时候,有人在惊叹。
当少府的工匠让石碾、石磨停止,又让水车把水从河里弄上来的时候,围观的百姓们已经非常激动。
在场的大都是农人,太明白灌溉的重要性,知道要是有这么个东西,他们将会有多么的便利。
围观的百姓太多,要不是少府提前安排了人来维持秩序,水车会不会被挤坏大家不知道,但是肯定有很多人会被挤到河里。
而且不仅是岸上,河里也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船只,那些船停在不远处看着大大的水车,船上的人时不时发出一阵惊呼声。
如果说水车让石磨、石碾转动,把水从河里弄上来算是视觉攻击的话,那接下来的榨豆油,就是嗅觉攻击。
少府的人为了演示,提前做好准备,不论是用水车碾压的豆子,是蒸的豆瓣,还是榨油的饼坯都是已经到位。
现在,是让百姓们看到成品时候了。
比如怎么利用水车把豆子碾开,比如蒸豆子,再比如怎么用豆子榨出来油。
第126章 此起彼伏的叫声
大豆榨油分为冷榨和热榨,没有研究过这方面的姜团自然不知道。
他就是把自己从视频上看到、记下来的那点儿榨油知识告诉郁渊,剩下的都是对方和工匠们总结出来的东西。
郁渊和工匠们发现,不经过处理的菽和经过蒸炒的菽都能榨出油来,和现代人一样,他们简单的把前者称为为冷榨后者称为热榨。
两者都试着榨过之后,他们最终选择了热榨。
倒不是大夏人和现代人一样,嫌弃冷榨的豆腥味,在没有油吃的古代豆腥味根本不是问题,他们之所以选择后者,是因为后者的出油率更高。
大夏的豆子没有像现代那样经过品种优化,本身没有现代豆子圆润饱满,如果再选择出油率低的冷榨,更榨不出来多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