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还是老的辣。】
【老皇帝寝宫那面屏风上,估计要多八十个名字了。】
众大臣竖起耳朵。
屏风?什么屏风?
老皇帝似笑非笑看着他们,也并没有阻止许烟杪的爆料。
――甚至八十义子那个,他早就料到有可能出现这种问题,几乎算是默许了。
【连丞相都掉过这个坑啊,永昌侯现在掉坑也难怪。】
窦丞相正揉着眼睛,听到这话,心头突地一跳,看向自己这位妹夫。
【啧啧,刚开国,就把老伙计们聚在一起,言辞恳切说他们都是肱骨之臣,这个国家的建立离不开他们,一定要好好封赏。让他们把家里子孙亲戚的名字都写给他,到时候一个个重用。】
【哄得这些大臣高高兴兴给了名字。老皇帝转头就把这些名字缝屏风上。】
【嚯,后面吏部每次上交升官、赐官名单,老皇帝就拎着名单挨个对照,发现相同的名字,就找理由拒绝。】
【有够狗的。】
作者有话说:
名单这操作是出自刘娥:
宋真宗死后,新皇年幼,无力处理朝政,太后刘娥开始垂帘听政。
真宗一下葬,刘娥便对众大臣真诚道谢,说这段时间辛苦大家了,为表感谢,请各位把你们的子孙及亲戚的名字都写出来,我当例外推恩,大加封赏。
众大臣一听,顿时两眼放光,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纷纷跑回家,连夜查阅家谱,执笔书写,除了自己的儿子孙子,凡是带点边的亲戚都写上去,连好友的名字也不漏掉。
大臣们争先恐后地将名单交上去后,耐心等待。刘娥收到名单后,命人将它们刻在垂帘旁的墙壁上,制成一张超大号的“选拔指南”,每有大臣要推荐谁当官,她都会先朝墙上看一眼,上面没有那个人的名字,她才会录用,如果有,坚决不用。
慢慢地,大臣们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了,那些名单确实是刘娥的“选拔指南”,只不过,与大家想象中的完全相反。如此一来,平民百姓都有了做官的机会。
有了这个“选拔指南”,朝廷提拔了许多能人志士,催生了许多名人才俊,迎来了宋朝历史上的鼎盛时期。
(摘自《时代青年》)
*
第88章 我若拿出各显神通的八十义子,阁下如何应对!
某些功勋咬牙切齿。
没错!狗皇帝!这就是一个狗皇帝!
但是能怎么办呢!皇帝不缺人当官啊!尤其现在三十几年过去, 科举都开七八茬了!朝堂上不论功勋还是寒门,又或者农家子、匠户子……都不缺,维持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想一家独大基本不可能。
牙齿咬过就算了, 回头还是得老老实实给狗皇帝干活。
【记好了!】
许烟杪把笔重新挂回腰间, 蓄墨的墨盒也盖上, 放回袋子里。心满意足地看着写满字的竹简。
其实用纸会更好,但他是出来参加庆功宴的, 又不是进京赶考, 身上哪有地方放纸。到现在竹简还没有彻底被纸张取代,就是因为这东西方便随带随记, 不少史官都还在用。
――反正记完后回到家里再用纸笔抄录一遍就可以了。
【回头老皇帝如果问我, 我就递给他,如果老板不问,就不瞎出头显摆自己考虑周到!】
许烟杪感觉自己考虑的特别周道!
虽然升官了, 但还是不能失去警惕心理,官场这种可怕的地方,吃人不吐骨头, 上到皇帝下到百官都不是好相与的。他一定要谨慎, 不能飘, 否则被坑了都不知道!
许郎偷偷看了一眼永昌侯,决定引以为戒。
【绝对不能像永昌侯一样, 得意忘形到引起老皇帝不喜, 被老皇帝疏远了自己还不知道,还高高兴兴看着老皇帝挖坑。】
永昌侯:“……”
我谢谢你, 已经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