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房间南侧窗下。当晚,他一边拼命做数学题,一边看着窗外的天色渐渐明亮。面对尚余大半本的习题集,于光的绝望可想而知。也许,他曾暗自祈祷再多一点时间,祈祷今天的太阳永远不要升起。这种对“时间”的渴望,被凶手完完全全地移植在魏明军身上。
相同的夜晚,相同的任务,相同的结局。
凶手的意图是,让死者感受到和于光一样的焦虑和恐惧,所以他才会冒险布置下那么复杂的杀人现场。
那么,跪趴在教室里,蘸着自己的血拼命解题的魏明军,当时在想些什么呢?
计算。答案。密码。手机。还有越流越缓慢的血和越来越无力的手。
也许,他会在那绝望的几个小时里,想到那个可怜的孩子?
他会不会想,如果我当时对那个孩子好一点,此刻就不用和自己的生命赛跑?
悔恨。
凶手的最终目的也许并不是杀死魏明军,而是让他受到折磨,而这种折磨并不是针对魏明军的肉体,而是他的精神。
看上去,凶手应该是于光的至亲,至少也是因为他的死而对魏明军产生切齿痛恨的人。然而,现有证据显示,凶手与于光的社会关系毫无交叉,甚至可能素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