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的。
她嘴角含笑,令内侍给左相赐了座,在后者按捺不住心中焦急,生怕暴.民马上就要冲入宫中时,不疾不徐地说:“听说朕身边有小人,还请左相直言,这小人究竟是谁,竟惹得乌云蔽日,群情激奋?”
左相定了定神,打量着皇帝神情,这位陛下虽然对宗室下手狠,待臣子却还称得上是个虚心纳谏的贤君。
他不愿皇帝大刀阔斧地剪除世家羽翼,但也还没到一定要换皇帝的份上,若是陛下能随他心意下个罪己诏,暂缓科举改革,多多吸纳世家人才,取消女子亦能享有同等继承权的新法,那他还是很愿意继续辅佐陛下的。
想到最近这些新政都是右相操作,甚至为了推广新政,不惜六亲不认,把自家宗族一大半人都送进了大理寺,左相一阵牙痛,抬起眼时,已是义正词严的神情。
他起身道:“回禀陛下,臣所说的小人,正是与臣同朝为官的右相。”
左相吞了口唾沫,直起身子,便要将右相的所作所为痛斥一番。
谁知下一刻,皇帝身边的“内相”裴尚宫已从侧殿转出,手捧厚厚一沓奏本,呈递到了御案上。
皇帝随手取出中间一本,丢到左相脚下,笑意不减,声音落在左相耳中,却变得如同惊雷一般。
“爱卿倒是和右相想到一块儿去了,你可知道,她也参你侵占良田、收受贿赂、任人唯亲、徇私枉法啊?”
左相一怔,弯腰捡起奏本,一目十行地看过去,只见每一桩罪名清清楚楚,时间、地点、涉事人员、涉及金额数目……要不是这笔迹明明白白是右相的,他都要以为是自己的账本被皇帝查到了。
他抬起头,看向笑容满面的皇帝,忽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些皇亲国戚一见到她就抖若筛糠。
坐稳了皇位的陛下,似乎要脱掉礼贤下士的假皮,对宗族世家动真格了。
左相先是本能地佝偻了下腰背,接着又挺直了,他不屑地丢下奏本,瞥了眼御案上剩下的那一沓,半眯着眼睛,望向皇帝:“当年陛下登基,朝野中多有不服之声,陛下几番亲临老臣家中,令臣惶恐不已,亦下定决心,此生必带领全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这二十一年里,老臣的儿孙们出了三个进士,个个都为国朝殚精竭虑,如今,我们这些老人便如燃尽的薪柴,陛下随手丢开,也不会心疼了。”
他字字泣血,随着他话音落下,侍卫们的呵斥声响起,却只短暂地响了一瞬,便失去了声息。
紫宸殿里的光线黯淡下来,本该效忠皇帝的禁军护卫着众多大臣走进殿中,面无表情的面孔死死盯着皇帝,周身散发出腐臭的气味,袖中时不时掉下一只蛆虫。
左相看着面色微变的皇帝,掸了掸紫袍上看不见的灰尘,带领众大臣站定,手执牙笏,俯下身行礼:“请陛下先诛佞臣,后下罪己诏,以安民心。”
他的声音重重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中,仿佛像是要为他这句话提供支撑一般,宫外又传来了乱民的呼喊:“天子惹怒了天神,天神将要降下神罚了!”
左相垂下的脸上,缓缓勾起一个志得意满的微笑,他一点点直起身子,盯着皇帝的眼睛,带着二十多名家世显赫的官员,再次重复:“请陛下先诛佞臣,后下罪己诏,以安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