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亚历山大迄今为止只完成了十一部机械铠,算上血色莲台二号机,也不过十二部,这部机械铠如果真是他的作品,恐怕名气不小吧。”
罗素点了下头,接着有摇摇头。“no.a09-掠食者的名气的确很大,但是它的名字却又是人们所不愿意提及的,包括亚历山大本人,都把这部机械铠看作厄运的象征。”
“掠食者!”欣然不由得惊呼起来,“原来这丑八怪就是大名鼎鼎的‘机械恶魔’掠食者!”
掠食者,在亚氏作品中的编号是“no.a09”,是亚历山大的第九部杰作,也是他首次在机械铠上尝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亚历山大一直坚持“人机互动”原则,在他看来,优秀的机师是一部机械铠身上最重要、最人性化的组成部分,说成是零件亦不过分。既然秉承了这样的理念,为何又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呢?谁都知道,一旦人工智能成熟起来,机械铠就不再需要机师了。
其实亚氏所为亦有苦衷。原来,这部掠食者,是出于特种战术的需要才被制造出来的。其特色便是能够在三千尺深的地层下自由潜行。
亚氏鉴于中洲能源匮乏,晶石深埋地下,开采不易,故而萌发了制造一部勘探矿藏专用的地下工作机械铠制的念头,于是便有了“掠食者”的构想。
这部以“土晶石(主要成分是高纯铀)”驱动的巨型机械铠如同绝大多数亚氏作品,也加装了“骑兽变形系统”。平时是怪兽的样子,变成骑兽后两只大螯在前方合拢,变成一台无坚不摧的勘探钻头,而机械铠主体则变成了流线型的船身,称为“勘探潜艇”。 “勘探潜艇”以核裂变引擎驱动,马力之强劲足以钻透最坚硬的岩层。(就像电影《地心末日》中的地下火箭)
还是出于采矿的目的,掠食者腹中建有高温熔炉,可以即使冶炼、提纯开采出来的矿石,从而成为一座集开采、冶炼为一体的活动“冶金厂”。
为了抵御生活在地层下的魔兽,亚历山大还给“掠食者”加装了两门大口径机关炮。比较小只的穴居地精用机关炮就能对付,万一碰上恐爪怪、巨龙之类的劲敌,其王牌武器“尾部核子火箭炮”--相信不会有人怀疑核弹头的破坏力--便可大展神威了。单凭核子火箭炮,“掠食者”便可单机攻陷任何自诩固若金汤的城池,反过来讲,亦有单机镇守一座要塞的实力。有这钢铁魔星坐镇,千军万马亦不足挂齿。
掠食者的体形酷似蜘蛛,八只脚正如血色莲台的相位引擎,提供了全方位快速移动的机动力,近战亦有铁螯钳杀与龙首利齿吞噬攻击相配合,辅以双螯喷射出的数千度高温的金属溶液,整体攻击力在陆战机械铠中名列前茅。
为了
分卷阅读153
- 肉肉屋
分卷阅读154
黑欲天使 作者:程嘉
分卷阅读154
保护核子引擎和炼钢炉,掠食者的装甲也是首屈一指的厚实。超强攻击力加上超强防御力,除了不会飞,再找不出任何美中不足之处。
地壳深层没有空气,人类驾驶员显然无法生存,为此亚历山大动用了被封印的飓风巨人遗产,给掠食者装备了人工智能机师“维纳斯”。他一厢情愿的认为维纳斯是最完美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甚至远胜人类机师。掠食者的外形是何等的丑陋,配上“维纳斯”这名字,岂非滑天下之稽?亚历山大明知道会引来嘲笑也不在乎,天才往往也是偏执狂,他认定“掠食者”是美神,才不管别人怎么看呢。
如此卓越的机械铠,只用来开矿岂非可惜?在战场上,掠食者亦有大展宏图的潜力。
从军用的角度看,掠食者似乎是为了偷袭战专门开发出来的“地下潜艇”。地层幽深黑暗广阔无边,比之大海更加不可琢磨,一旦掠食者潜入地壳,最完美的防御设施也将不攻自破。因此,掠食者被称为“战场上的钢铁刺客”。
在亚氏作品中,掠食者算不上最强的,但它无疑是最可怕的。别的机械铠再怎么厉害,至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