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作为有幸看到首映的中文媒体,走出卢米埃尔大厅的那一刻,我的脊梁是笔挺的我的胸膛是高昂的。

唯一担心的是,作为一部彻底的华语片,希望戛纳可以给它公正的待遇。

不知道怎么描述我的心情。现在,戛纳这个海滨小城也已经陷入了夜,但我的手指仍然还在发抖,我不喝咖啡,我要喝啤酒红酒白兰地来通宵写这篇稿子。”

首映后的采访史无前例的长,几个点让我印象深刻:

柯屿演技太牛逼,跟调度配合得天衣无缝;

电影耗时八个月,排练就花了七个月,实际拍摄不超过两周;

作为出身香港豪门、法国留学的天之骄子、真正意义上的“上流”,商陆能关注到这么细微复杂的命题,难能可贵。”

这毕竟是专业电影人的发言,虽然激动凌乱,但还带着书面思考的痕迹,其余有幸忝列其中的工作人员,就很直白了:

“太他妈牛逼了,一部一镜到底玩出了花”

“小道消息是选片委员和艺术总监原来井不看好一镜到底作为开幕电影,但是显然它不仅有噱头有艺术也有商业,观影过程完全沉浸,结束时甚至觉得怅然若失”

“送别响起时,我相信,全场两千人只有我这样的中国人浑身颤栗起了鸡皮疙瘩,那是种难以言喻的感受,我就差抓住身边哥们儿疯狂摇晃告诉他这首歌我会唱!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唱!现在我意识到,这是商陆献给在场中文观众的秘密情书”

“其实看完电影也不知道安吉拉是谁,但这似乎不重要。她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对岸的那一道绿光一样,你永远在寻找它,但你也总是get lost。ps这应该不算剧透吧。”

“唱个衰但也不算吧,这部电影的票房未必会很亮眼,很可能不会超过偏门,但是它未来的地位将不需要票房的备注。”

第二天,包括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法文在内的多家媒体、报纸,都刊登了有关戛纳电影节开幕红毯的报导,井将《再见,安吉拉》单独成段,盛赞之词溢于言表:

“惊艳绝伦的电影,将戛纳开幕影片带回了应有的轨道”

“一部东方语境下思考与表达,但能令全世界观众共情与回味的影片”

“最复杂的表现,最扎实的表达,最深刻的象征”

《再见,安吉拉》冲上热搜。

粉丝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