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1 / 2)

我瞥了一眼阶下狗腿子张随,狗腿子抿着嘴眼珠子乱瞟,我狠狠的剜了他一眼。

周尧出征三个月了,每隔五天便有战报送到京城,偶有周尧旨意回京,他也未曾带过书信给我,若有我无法裁决的政事,便以内阁的名义送去请旨,若非必要,我着实不想与他打交道。

可面上我也只能点了点头,又岔开话题:“军饷的事大人们还需议出个办法,户部还要留着钱赈灾,只能拿出一半的银子,可这军饷也拖不得。”

我见老大人们也很是为难,这才道:“如今北地战事吃紧,这天下又不是只商人的天下,让他们白出钱,他们肯定不乐意,我倒觉得各位大人们也勒紧了裤腰带捐出点钱银出来,为他们做个表率或许会有点用,陛下是不会忘了你们的好。”

我这一出口,阶下很是寂静。

我轻笑了一声,“我今日已吩咐人清点中宫的私库,等变卖折成银子送到户部充军饷,到时候我吃不起饭到各位家里挨个吃去,各大人别嫌弃就是。”

第146章 阿嫄傻点其实也挺好的

大概各位大人们真怕我去他们家蹭饭吃,不过三日京官加各州府竟捐了有十万两。

张随哭丧着脸:“娘娘带了头,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得拿出钱,我这回可是连娶妻的聘礼钱都捐出来了,娘娘可不能管我。”

他一边说一边还瞟向谷雨。

谷雨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没听见,只捧着户部送上来的数目看了一遍摇头:“这些恐怕也就够一个月的。”

我也很发愁,我觉得我运气着实不太好,户部的钱银其实够半年的军饷,半年之后秋收正好赶下半年,可这春天南边突发的水患,那便不得不拨银子出来,要赈灾和重修堤坝,这钱着实也短不得。

又觉得是不是该去信问问周尧,他肯定会有办法,想当年我在西境为主将时,朝廷比现在还艰难,但从来没有短缺过西境军饷。

我刚写了陛下两字,又觉得来气,我索性丢了笔,本来新政推行,安置点也正常运转,三年足够攒下家底,可这狗东西为了一己之私提前去平藩,才致这般艰难,当真是昏君!

谷雨指着一卷名册告诉我:“这是户部送来的大晋各地富商的名册。”

我细瞧了排名前十的,谷雨在一旁与我细数他们的来历,做什么行当。

“属下已将这些人家底摸的清清楚楚,有钱,若他们肯鼎力相助,军饷不愁。”

我将前二十,还有些皇商都圈了:“让张随把些人、还有和官府做买卖的皇商都请到京城,告诉户部尚书三日后在天香楼设宴,你也一同前去,就告诉那些人,明年与朝廷的生意按现在捐银的数量来定,就说是我的意思。”

我从前在西境为了筹集军饷也和商人打过交道的,商人重利轻情,不见好处他们是不会舍得钱的,我也不能明抢。

谷雨拍拍了大腿:“这法子挺好。”

还没到三日,户部尚书满脸喜色的来找我了,“娘娘,我们有钱了,有个江南的富商,叫陈述的捐了二十万石粮食,二十万两银,这几日就能着手准备运往北地。”

我心中的石块也落了地,不过我记得这个陈述并不在昨晚的富商名册上,谷雨说真正有钱的人都比较低调,只有像你这样没钱的人才会把小爷我不差钱挂在嘴上。

清明接口道:“娘娘要是说没钱,西境的那些小娘子还能理她?”

唉,这俩丫头真不能要了。

次日大朝会上我主动提议:“他一介商贾,在朝廷艰难之际能倾襄相助,此乃大义,朝廷自该嘉奖的,张卿家,你看怎样表示才合适?”

结果我见下面一个个面有难色,张相告诉我这个人已是五品官了。

商人赐封五品官只听过一位?给赵昭容献宝的那位?

这事周尧着实是办的荒唐,一个商人因为给宠妃献宝就给了个五品官,简直寒了天下士子的心,大人们更是痛心疾首长跪在承明殿,周尧愣是让他膝盖跪烂了也没有收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