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日落了,”裴清荣看了看时辰,催她,“赶紧回去,不要引人注意。”

戚时微点点头,回身之前,忍不住又深深看了他一眼:“我走了。”

“去吧,”裴清荣道,“这几天不要再到我这边来,若是有什么消息,让小林帮着传话,他知道该怎么找到我。”

“嗯。”戚时微最后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夕阳的余晖洒在裴清荣身上,映得他身姿挺拔如竹,有股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巍然。

第72章 【正文完】绿……

山雨欲来。

但重大事件真正发生的时候,反而快得人来不及反应。

戚时微也是在尘埃落定后,才在众人的口中拼凑出事情经过。

宫宴当晚,戚时微找了个托辞没去,但席上发生的诸事,她还是听侍女们原原本本说了。

裴清荣刚被弹劾,并没坐在侯府席上,而是以自身官职另有席位。秦王安排的御史便趁皇帝还没出席,突然发难,说待罪之人理应闭门思过,哪还有脸出现在宫宴上。原本的弹劾奏章直接递给皇帝,知道的人并不多,宫宴之上公然发难,此事便闹开来了。

皇帝一来,纵然没人敢再公然议论,但私下里眉来眼去,各自有一番计较。

但很快,就没人顾得上这些了,因为宫宴第二日清晨,皇帝昏迷不醒。

今上登基已有三十余年,也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偏偏太子之位空悬,也难怪朝臣不安。如今皇帝不能视事,连个暂时监国的皇子都选不出来。

这事当然没有公开,只是禁卫军增加了巡逻的频率,偌大的营地好似一夜之间静了,一时之间,连咳嗽低语声都不闻。太妃的帐篷本就在营地边缘处,出了这样的事,更是关紧了门,不许宫人太监们出去乱走。

朝中众臣正在为应当选哪位皇子监国而吵得不可开交,如今秦王居长,不少人便站了秦王的队,但也有些素来与秦王不睦的,便拼命反对,两下交锋激烈,裴清荣却因被弹劾,自请去职,没被卷入其中。

又有人翻出先前的船运甲胄案,称楚王才是那商船的幕后之人。

要往京中运弓//弩和甲胄,目的是什么?

这事不能细想,再想就诛心了。

就在这样的不安与惴惴间,楚王突然发难,联系内应开了武库,带了一支禁军朝营地来。

这个昏招是动乱的开始。

以往叛乱也好,清君侧也罢,都是自京中开始,守住几个重要城门,控制住宫门,这才能成事。楚王能驱使的军队只有这一支,却因皇帝与众臣都在京郊行猎,带着这唯一一支军队开赴京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