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在明面上,杨睿更偷懒了而已。

除了必要情况,基本很少出工,而是负责起了家庭的后勤保障工作。

面对屯里那些八卦的总是喜欢问来问去的人,杨睿只会回复一句,在家照顾老婆孩子呢!

别人还能说啥呢?只能把话憋了回去。

心里暗暗鄙视杨老四这个吃软饭没够的!

一忙起来,时间就过得很快!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宣布,中断了十余年的高考将恢复考试。

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更多的人都有机会通过高考改变自已的命运。

学习更多的知识。追回被耽误的青春!!!

杨家屯的村民和知青们也很快得知了这个消息,众生百态,各不相同。

屯里上过学的年轻小姑娘、小伙子们倒是高兴,他们没结婚、没负担;

下乡的知青中没结婚的也高兴,他们庆幸自个儿坚持到了现在,终于有了回城的希望;

有哪些家庭气氛微妙了呢?主要就是那些下乡知青和社员结合的家庭。

毕竟一方要是考上大学走了,剩下一方自已照顾家里,照顾孩子吗?

要是再遇上个戏文里说的“陈世美”,那岂不是完蛋了!

因此,女人不想让她们的男人去,男人不想让他们的媳妇儿去!

除非夫妻双方都心思豁达,不然呐,这一个多月,能不有好的复习环境可就不知道了。

好些知青和上过学的社员都跟大队长杨聪提了暂时不上工、要专心学习的申请。

杨聪不是那种喜欢难为人的大队长,再说整个屯子想要参加高考不上工的人毕竟是少数。

除了知青,也只有上过学的小年轻儿。

岁数大的,连那参加考试的想法都没有!

就这点人,在整个杨家屯生产大队,顶多能溅起点水花来,再多是不能了。

毕竟,知青们的干活儿水平,大多还比不上屯里十来岁的孩子。

不用他们也没关系!秋收结束还能少分他们点粮食呢!

这些人不上工没关系,咋他亲弟弟还偷懒?

正秋收呢,正需要杨睿这个拖拉机手冲锋在前的时候,他不在,上哪儿说理去?

杨睿也想参加高考?那不可能,大队长杨聪自已在心里就否定了这个可能。

他弟杨睿肚子里有没有坏主意他不知道,有没有墨水他还是知道的!

杨睿要是参加高考去,他这个当大队长的亲哥也不指挥别人了,他自已挑大粪去!

第329章 杨聪找来

这天,温暖照常上班,甜甜成成照常上学。

子瑾子瑜两个能蹦能跳的被温暖锁在了家里边,搁先前刨好的一个沙土堆里玩沙子,垒房子呢!

温暖倒也不担心,这俩孩子都三岁了,机灵的很,早饭吃的也不少,温暖不怕饿着他们。

家里又有杨睿,只要跑不出去,也没啥危险。

杨睿昨儿个又出去来着,忙活了一晚上,正给炕上补眠呢,杨聪就来了,“哐哐哐”的敲门:

“老四,你搁家干哈呢?坐月子呢?坐月子也没你这个坐法啊?

都一个多月了,还不上工去!

你别躲在里边不吱声,我知道你在家!

老四,你开门呐!”

在沙土堆里垒房子的子瑾子瑜:……小哥俩面面相觑,这是谁呀?

子瑾到底是哥哥,挠了挠头,挠了满头的沙子还不自知。试探性的喊了一句:“谁呀?”

杨聪听见那稚嫩的小嗓音,一下就不是对着弟弟的那种大嗓门了,换了柔和的语气:

“是小子瑾还是小子瑜呀?我是你们二大爷!快去,叫你们爹给我开门来!”

子瑾子瑜细细听了听声音,确实是二大爷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