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台风》与其说是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不如说是一个关于对地震恐惧的故事。这个故事唤醒了我很多真实的记忆。一九七六年唐山地震以后,我生活的海盐也发生了一次地震,于是人们纷纷露宿操场、空地和街边,那个夏天人人觉得唐山发生过的地震马上就要在海盐发生了。如同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由于当时信息的闭塞,只能依赖街头传言,唯一权威的声音来自县广播站的广播,可是我们县里广播站预报地震时的依据是来自邻县的广播,昨天刚说没有地震,今天又说有强力地震了。人们被县里的广播来回折腾,这个最具权威的声音到头来成为了最大的谣言中心。这个故事就是表达了这样的状态,人们在精疲力竭之后只剩下昏昏沉沉的状态。
哀悼日之后,恐惧和悲伤将会成为记忆。
奥运会与比尔·盖茨之杠杆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十多天,一家地方报纸捅出了一条惊人的新闻,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了观看奥运,花一亿元人民币租下了距离水立方不到一百八十米的空中四合院。报道的方式是采访这家新开楼盘的售楼小姐,售楼小姐介绍了比尔·盖茨出手阔绰以后,更多地介绍了这家新开楼盘如何气派和高贵。
新闻一出,中国的一些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立刻纷纷转载,我想起码超过一亿人知道了北京这家新开楼盘。然后消息传到了美国,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正式给中国的媒体写信,声明这个消息是假的。几天以后,微软中国公司的董事长张亚勤先生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暗示,这条假新闻是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奥运会和比尔·盖茨的炒作行为。在几家媒体的追问下,房地产开发商声称这条新闻不是他们发布的,是媒体自己虚构出来的,而最初发表这条新闻的媒体则坚持说是采访了售楼小姐,才得到了这条新闻。另外的媒体却迷上计算,比尔·盖茨如果花一亿元人民币租下这个顶层四合院的话,每平方米的租金超过五十万元人民币,这是一个荒唐的数字,就是买下这个顶层四合院,每平方米也不会高达五十万元。
今天中国的媒体上充斥了类似的假新闻,因为没有人会去追究假新闻制造者的法律责任。发布这样的假新闻属于欺骗行为,但是在中国,人们认为这只是忽悠而已,忽悠这个词可能很难翻译,它有欺骗的含义,也有炒作的含义,并且还有一些娱乐性的意思,总之是不要去认真对待。我倒是觉得用上杠杆这个词也不错,将奥运会和比尔·盖茨作为杠杆,让一个少为人知的楼盘一夜之间家喻户晓。
杠杆在华尔街的先生们和女士们那里,只是货币政策,只是投资的收益和损失,可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将杠杆用到了日常生活里,这样的杠杆作用在今天的中国无处不在。比如中国的出版商和作者,喜欢拿美国好莱坞作为杠杆,一部刚刚出版的中文小说,还没有翻译成英文出版,就在中国的媒体上广为宣传,美国好莱坞要投资三亿美元将其拍摄成电影。就在我心里纳闷,从来没有听说好莱坞哪部电影的投资达到三亿美元时,杠杆已经到达八亿美元了。有两部小说在杠杆作用下确实成为了畅销书,这两部小说都是声称好莱坞要投资八亿美元拍摄电影,另外声称三亿美元投资的小说没有畅销,我想可能是没有利用好杠杆。
什么叫杠杆?在中国人这里就是一句俗语: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最安静的夏天
奥运会临近之时,天空上飞往北京的航班比以往舒服了很多,因为乘客减少了,这让我有些吃惊。其实在六月底,我在东京飞回北京的全日空航班上已经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只有一半的座位上坐着乘客。四天前我准备去一次南方,在网上订机票时又吃了一惊,机票的价格只是原价的百分之二十和百分之三十。我想现在乘坐飞机可能更加舒服,问题是航班起飞的时间也不确定起来。七月底我在杭州飞回北京的航班上,舱门关闭后足足等了五个小时才起飞,说是空中管制。到北京后一位杭州的朋友打电话过来,我告诉他刚下飞机,他在电话里笑着说:“你买的是不到两个小时的机票,让你坐了七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