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 / 2)

烂熟 陆启明吴奶奶 2570 字 4个月前

大娘站在大爷身边,边说边摩挲大爷的后背,大爷配合地干咳了两声。

陆启明贴着墙根站着,看着这一家人表演。

居委会的同志苦口婆心劝说:“你们现在是这孩子唯一的亲人了,你们要不养,这孩子就得送去福利院,虽然福利院待遇也不错,但咋都没法和家比。”

“你说的我们都能理解,都是自家孩子,我们也心疼,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大娘长吁短叹,为难说,“要不然这样,大军这不是有套房子吗,把这房子卖了,当做抚养费。这样后续上学啥的,我们也不发愁了。省得把孩子接回家,供不起上学,我们良心上过意不去。”

正当居委会的同志犯愁,站在墙角一直未出声的少年说话了。

“不卖。”语调冷冰冰的,丝毫没有亲人之间的感情。

两口子眼珠子骨碌一转,交换了个眼神,大爷直起腰,说:“启明啊,你别误会,不是我们想打你爸爸房子的主意,就算家里不差你一双筷子,你想想,不往远了说,就说眼么前,你马上要读高中了,九年义务教育不收费,上高中可是得花钱的,你学习这么好,总不能不让你读书吧。”

“实在不行这样吧。”大娘算盘珠子打得精明,话一转,“这房子毕竟是你爸的遗物,应该给你留个念想,先卖给我娘家,到时候等你长大了,挣了钱,再把这房子买回来,这样行吧。”

“我看这样行,你看你大娘多为你着想。”

夫妻俩一唱一和,都不给居委会插嘴的机会。

“你们走吧,我不去你们家。”

夫妻俩看作他工作不行,转头继续做居委会同志的工作,让劝劝孩子别这么执拗。

“你想啊,你住到我们家你这个房子也是闲着,这种老房子长时间没人住不行的,不开暖气会塌……”

陆启明听烦了,冲上前扯着两人的胳膊,强行送客,“走,走。”

他推着人往外面走,大声吼着:“滚啊!”

他这一嗓子吓得满月一激灵,跌坐回床上,手上还举着没从耳朵放下来的纸杯。

他俩的房间共用一堵墙,满月正趴在墙上偷听,姥姥站在床边,着急问她:“啥情况?”

满月一脸不妙,拣重点说:“说要把哥哥送去孤儿院,咋整啊姥姥。”

老房子的隔音确实不好,陆家只剩一个人了,安静得针落可闻,陆启明静静坐在书桌前。

墙那边同样在起争执,陈岚发脾气说:“这也不是收养个小猫小狗呢,给口饭就行,以后供读书怎么办,我和老满一个月能挣多少,养一个俏俏都打紧,哪来的闲钱给别人养孩子。”

姥姥让她小点声别喊,“咱和大军这么多年邻居交情,现在他人没了,这世上记挂的就这么个儿子,咱们能帮就帮一把,再说小陆你我看着长大的,什么样的孩子咱都清楚,不是个会忘本的孩子,你把他养大,以后指定能把你当亲妈孝顺。”

“你上嘴皮碰下嘴皮说得轻巧,钱呢?不要钱啊?你对你儿子咋样,不好吗?没养大吗?怎么没一个人要你,你不还是住在我这儿。”

屋内消停了。

说起满月的姥姥谢春英又是一段轶事,陆启明认为谢春英是个非常爱贪小便宜的老太太,买豆腐永远挑四个边角的位置,因为大出一圈。

在市场晃悠一圈,谢春英时间掐算得好,总能赶上鲜活乱蹦跶的鲤子鱼咽下最后一口气,老板明褒暗贬,夸大娘独具慧眼,阎王爷接客都没有这么准时准点的。

同样认为谢春英吝啬算计的还有一个人。

胡同里一到夏天就热闹起来,大伙儿坐在院子里乘凉唠嗑,走过路过耳朵里都能钻进一两条东家长西家短,听多了儿媳妇讲究婆婆的,亲闺女讲究亲妈的还是第一次听。

陈岚坐在小马扎上,边择菜边和妇人抱怨,母亲偏心眼儿。

结婚后,谢春英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陈岚是家中最小的,那个年代,有工作的夫妻分配一套房子,原则上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