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时笙听了此事,摇头叹道:“难怪魏郎君瞧不上华岚郡主,她这脾性,忒也狭隘善妒了。若是当真嫁给了魏郎君,怕是要日日争风吃醋,闹得府中不宁了。”
巧环却道:“小娘子说错了,宋十一娘并不是与魏郎君议亲。”
“那是与谁?”杜时笙好奇地问道。
第78章 盛装打扮的情敌上门
“听说是河东公府的黎世子。”巧环眨巴着眼睛回忆道, “听说河东公府与宋相公一直关系匪浅,有意结亲。谁知,却被皇后赐婚截了胡, 宋相公自然也就作罢了。”
华岚郡主与宋十一娘向来不睦,见宋十一娘亲事上吃瘪,自然是幸灾乐祸一番。
巧环虽然觉得与宋十一娘无论是长相还是性子,都比华岚郡主要好上许多, 但是,却仍然是忘不了那牡丹饼和桃花粥的香味。
杜时笙若有所思, 宋相公?阿娘也让自己去找一个姓宋的阿叔,可惜, 她穿越过来后, 这还是第一遭听说姓宋的人。可她的宋阿叔,怎可能是宋相公呢!
她笑了笑, 一门心思地琢磨着花馔:“花糕端午做过了, 咱们这次做些糖渍花酱,天气热了也能搁得住。”
糖渍时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糖浓度,便可做到防腐保存食物, 杜时笙自然不会与巧环讲这个科学理论。但是做些玫瑰酱配着糕饼吃, 倒是个新鲜的主意, 若是卖的好了,还可罐装售卖,来应对盛夏时节客流量的减少。杜时笙觉得, 自己着实太有经商的天赋了。
翌日一早,趁暑气还未上来, 杜时笙和巧环便去花农处买了几样花。
二人正提抱着花,准备回食肆, 远远的看见胡年正在早市内穿梭,四处张望,似是在找人。
杜时笙对这个憨厚木讷的胡三哥向来敬重,远远地便与他招呼道:“胡三哥!”
胡年循声望来,见是杜时笙,便与她点了点头,转身就要走。
杜时笙知道他社恐的性子,也不恼他,走上前去说道:“胡三哥,孔家阿翁和阿婆托人送话来,他二人接了好些个单子,有些忙不过来,你前几日的单子还需得些时日。”
胡年不得已,只好停下脚步,点点头道:“无妨。”
杜时笙笑道:“儿铺中还有些存货,今日便给胡三哥送去两罐。”
“不……不必。”
胡年忙摆手道,眼睛却瞟着身边跑过去的一群小孩,瞧了半晌,又回过头来继续向四处张望。
杜时笙也跟着瞧了瞧,问道:“胡三哥可是在寻人?”
听她如此说,胡年这才收回视线,但见到杜时笙身边,还有一位未曾见过的小娘子,立时又挪开了视线,讷讷道:“邻家的孩子昨日不知跑到哪里去玩,夜里都未归家,俺们一起出门找找。”
杜时笙听了,忙说道:“那胡三哥快去寻吧!那孩子什么模样?儿也可以让铺中客人帮着寻一寻。”
“此般高,剃了头,有些黑瘦。”胡年比划着给杜时笙描述,说完便又沿街张望,四处找人去了。
从头至尾,胡年都未敢正眼瞧过巧环。
“小娘子,这人怎的这般无礼?小娘子与他说话,他还爱理不理的。”
胡年走远之后,巧环有些不服气地对杜时笙说道,亏得小娘子还对他那般热情。
杜时笙摆手笑道:“以言观人,道无言,以貌观人,道无形①。胡三哥虽不善与人打交道,却心地善良,负气仗义,几番明里暗里相助于我。所以,看人还需看心,日久见人心。”
与胡年几番接触,让杜时笙觉得,他虽外表其貌不扬,却是个怀瑾握瑜之人。
巧环点头道:“小娘子说的有道理。”
说完,她又深深看了一眼胡年的背影,只见他虽生的粗壮黝黑,却步履沉稳,令人见之便有安稳之感。
**
本朝吃花,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杜时笙记得,苏轼曾在《雨中明庆赏牡丹》中写过,明日春阴花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