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线追赶上去,又苦于没有资金而无从下手。当时全国一盘棋,国家不容易,要用钱的地方很多。做出决定采购二手设备的时候,我内心其实特别煎熬。”

“那两条生产线已经用了十年,是人家淘汰下来不要的东西。跑去跟人家谈价钱的时候,我面皮都是滚烫的。”

想到家里的情况,她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跟人家谈。

明知落后,却不敢说,只能回家跟吴峥嵘讲几句。

樊竹说:“可是您当时做出的决定,让电视机走进寻常百姓家了。”

叶满枝摇摇头,客观地讲:“那不是我一个人的决定,采购生产线要用到外汇,企业手里哪有那么多外汇?当时曙光厂得到了省里的大力支持,也得到了广州广播器材厂和天津无线电八厂的支援,那两条生产线是举三个省市之力引进的。”

曙光牌电视机在滨江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滨江一直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在轻工业方面,没有诸如永久牌、北京牌、光明牌这类全国知名的品牌。

但是,曙光牌电视机横空出世,畅销全国以后,间接帮滨江打开了知名度。

所以,曙光厂的发展,也是《滨江记忆》中要展现的一部分。

樊竹详细询问了他们去日本考察的情况。

叶满枝尽量细致介绍了,她也想将这段记忆保存下来,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部分历史。

“时下的人们一定无法理解我们当时的心情。现在的曙光电器公司,不但有彩电业务,还有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甚至还在研发微波炉,一片欣欣向荣。听说曙光牌的一款彩电,还在今年得到了技术进步金奖。”

如今的曙光厂,已经实现了曾经那个追赶833厂的目标。

“可是,国家在七十年代初,就组织过彩电攻关大会战,从研发、引进,到生产、销售,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用上彩色电视机,我们几乎经历了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