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满枝试探地问:“他家那边是什么情况?他父母知道你吗?”
“我没问,”吴玉琢洒脱道,“谈个恋爱而已,跟父母没啥关系。咱家比较关心我的感情进展,我才主动跟你们说的。”
她挎上亲爹的手臂说:“吴峥嵘同志,你就别臭着脸啦,谈恋爱又不是结婚。你着什么急?我姥姥说让我多谈几个对象,选个最好的再结婚。”
叶满枝:“……”
这话确实比较像常月娥的风格。
吴峥嵘瞥向闺女,点头说:“想谈你就谈吧,不过,你俩都是在读研究生,未来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毕业分配,是你俩要面对的一道难关。”
“嗯,我想过了,所以只是谈个恋爱,其他的事情,等我俩工作稳定了再说。”吴玉琢揽着妈妈说,“你跟我爸这样就最好了,两地分居可不行。”
叶满枝觉得她闺女不是草率的人,谈恋爱应该是以结婚为目的的。
这番话只是安抚老父亲罢了。
“回头让你爸仔细打听一下他家的情况。”
“不用跟别人打听,你们想问什么就当面问他吧,他不敢打马虎眼。”吴玉琢问,“妈妈,今年能不能让宋锦生来咱家过年啊?”
“……”叶满枝心塞道,“是不是太早了?”
“没特别的意思,宋锦生过年不回家,去年就是他自己一个人在滨江过的。我寻思留他一个人过年怪可怜的,就喊来咱家过年算了。”吴玉琢解释说,“他爸妈过年都不着家,大哥结婚以后有了小家,所以他和他弟弟都懒得折腾回去,通常是留在部队过年。”
闻言,吴峥嵘语气微妙地说:“那就请他过来吧,过年哪有一个人过的。”
叶满枝:“……”
你年轻的时候,独自过了十个春节。
这话还是结婚以后,吴峥嵘在被窝里告诉她的。
当时可把她心疼坏了,搂着还是军代表的吴团长安慰了半晚上。
后来还把这事告诉了常月娥,导致那段时间,常月娥恨不得使出十八般武艺,每次姑爷来家里吃饭的时候,都能做出一大桌子菜。
宋锦生这个套路,都是吴峥嵘玩儿剩下的呀!
一百个红包,明天见~[亲亲]
??[253]终章(中):《滨江记忆》
夏日炎炎,热浪翻滚,叶守信与常月娥戴着遮阳帽,提着菜篮子,已经在鱼摊前僵持十分钟了。
“这里的人都吃活鱼,咱就入乡随俗吃活鱼吧。”
“活鱼和死鱼每斤差一块钱,一条鱼差两三块呢。”常月娥小声嘟囔,“那死鱼刚死没多久,我看着它咽气的,其实也很新鲜。”
叶守信赌气说:“已经咽气的和活蹦乱跳的能一样吗?”
“你吃了一辈子死鱼,有啥不一样的?”
常月娥觉得这老头子越老越矫情,他们是从苦日子走过来的,以前能吃鱼就是过年了,还分什么活鱼死鱼啊?
如今日子刚刚好过一点,这老头子就嘚瑟起来,非要学着人家当地人吃活鱼。
叶守信说不过她,只能把女儿女婿拉出来,“咱俩吃啥无所谓,那不是还有来芽和峥嵘嘛。峥嵘再有几天就该回滨江了,咱让他吃点好的。”
“……”
常月娥果然不再与他争辩,痛快掏钱挑了一条活蹦乱跳的。
叶守信接过鱼,用蹩脚的方言向老板道谢,这才跟着老伴一起走出菜市场。
“太阳有点晒,”常月娥抱着菜篮子,坐进挎斗摩托车的车斗里,“你贴边儿开,走阴凉地。”
“知道了知道了,你坐好啊!”
叶守信发动摩托车,排气管突突响了几声,车子嗖一下就窜了出去。
他们来这座城市生活了大半年,虽然听不懂方言,生活习惯也不太一样,但老两口过得挺滋润。
前几个月,当地军体队淘汰了一批挎斗摩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