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2 / 2)

亡是权臣篡权,只有这隋朝,是亡在了黎民造反、百姓起事!”

“的确是如此。”玄奘想了想,默默点头。

“我从太原就跟着太上皇起事,武德四年与河间王攻打萧铣,又随着太子……隐太子平定河北的刘黑闼。”李琰追忆着往事,“那河北真是平了又叛,叛了又平,随后又叛,一拨拨的乱民在刘黑闼的大旗下,唱着‘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一个个悍不畏死,前仆后继。就是这群乱民,打败了淮安王李神通、幽州总管罗艺,杀李玄通,败李勣,生擒薛万均、薛万彻,斩罗土信、李道玄。李元吉吓得闻风丧胆,直到陛下和隐太子两次亲征,才算平定了下来。不瞒法师,当时我也被刘黑闼打得大败,弃城而逃。我痛定思痛,从此明白,隋朝之后,这天下就不再是门阀土族、公卿贵胄的天下了。”

玄奘忽然想起了武德七年,那个占据大兴善寺、挑战天下论师的挚友吕晟,也是出身寒门,藐视皇权贵胄,连科举取土都不肯相信,试图夺下六科魁首,要检验大唐变革的诚意。

玄奘低声道:“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上古的尧舜正是知道了民众的力量,才不敢虐民,协和万邦。”

“是啊!”李琰道,“所以从那以后,我在军中与军卒同吃同住,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粗言俚语,从不计较这所谓郡王身份。既然被陛下遣到这陇右黄沙之地,那我便是这陇右人,瓜州人,吃蜜瓜,喝羊奶,住土坯墙,这样才会觉得心里踏实。”

李澶忽然向父亲致拜:“阿爷,是我见识浅薄了。多谢阿爷教诲。”

李琰摇头:“我没什么教诲你的,你没经历过,不知道隋末大崩的恐惧。我只希望我的子孙后代能对这黎民百姓有所敬畏,不要把这火山给压榨崩了。要不然改朝换代,连你阿爷我的坟都能给人刨了。”

玄奘笑道:“大王这话说得可重了。如今我大唐方兴,陛下是一代英主,又是历经了隋末乱世之人,断然不会轻视民力的。”

“那倒是。这陛下呀”李琰叹了口气,“法师,我想问问你,今年六月你和陛下在霍邑县到底经历了些什么事?”

玄奘把霍邑县的事情大致讲述了一番,至于泥犁狱的真假就含糊了过去,所涉及的裴寂等朝廷大员更是绝口不提,只说了崔珏和法雅阴谋作乱。

李琰认真地盯着他:“法师,当时陛下果真没有杀裴相公的心思吗?”

玄奘瞧着李琰焦虑的神情,心头顿时悚然一惊,急忙道:“陛下并没有与我谈过裴相。”

“明白了。”李琰忽然意兴阑珊,但也知道玄奘断然不肯猜测皇帝的心思,便也不再说这个话题。

两人又闲聊一番,玄奘告辞出去。李琰命李澶亲自陪着玄奘,安排一应食宿。

这一夜,玄奘就在鱼泉驿歇息。

大漠,明月,沙碛,古城。祁连山上烽燧高挂,山泉里波光月影。玄奘坐在鱼泉边上,望着沙漠里的泉水,泉水中的星空,一闪一闪之间,仿佛模糊了宇宙与大地的界限。

“法师,”李澶从馆舍里走了出来,坐在玄奘边上,“法师,我能不能陪您去学佛?”

玄奘愣了:“你要出家?”

李澶尴尬:“出家……阿爷定然是不许的。听说您要出关西游,我想如果能陪您走一走西游路,去一趟天竺,也许阿爷会同意。”

“若是比起西游,只怕你阿爷倒宁愿让你出家了。”玄奘笑了。

“为什么?”李澶诧异。

“因为西游路九死一生,而出家却不会死。”玄奘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