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家世,性格,成绩……在人才济济的崇明一中,也是万人瞩目的学神。
更何况高三保送TOP大学,研究生美国毕业,发表了多篇顶级期刊。在同学群里,在学术方面,就是无法忽视的一颗星星。
而此刻余长宁回首,看着不熟的高中同学走到自己的墓碑前。
他弯下腰,在自己墓前放下了一捧菊花,他声音听起来涩的发苦,“余长宁,我来看你了。”
-
关于高中时代的学神似乎对自己有意思这一件事,余长宁消化了好久才慢慢接受。
明明学生时代他们就是两条不相交的平行线,这一会儿,那一根粗长的学神线居然看上了自己这一根废材线。
想想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不过回来人间的时间只有一天,余长宁也没有心情再过多的思考。
她一眨眼,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门口。
她家居住在城中村,这几年政府大批开发,拆迁户不少。
那时候父母还戏谑着说:“等我们家成了拆迁户,就把所有的钱都给我家的小宝贝花。”
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市政府没有拆迁到这片区域,而自己却泯然于世。
她是独生子女,死去之后,谁来照顾她的父母。
余长宁在门口站了许久,直到她背后响起了熟悉且苍老的声音。
“小姑娘,能不能让一让。”
余长宁转身,她看到了自己的父亲。
余忠武鬓角的白发已然增多,此刻笑望着自己,眼角的皱纹藏不住,手里提着一堆菜,整个人的身子有些佝偻。
这时候他咳嗽了几声。
余长宁知道,父亲的腰前些年拉重货,受了重伤,留下了后遗症。往日里都是自己使唤陆清安帮父亲提菜,要么是自己无视父亲的话,自顾自地帮忙提菜。
自己死后,父母肯定很辛苦。
余忠武望着面前的这小姑娘很奇怪,她一直红着眼眶望着自己,像是受了什么天大的委屈。
就像以前初中的余长宁一样,每一次做错事,总会先红着眼眶,先发制人。
余忠武道:“小姑娘别难过了,受了什么委屈就跟父母说,父母会帮助你的。”
小姑娘。
其实余长宁知道她其实一点都不小了,只是父亲为人和善,永远对自己以及母亲称之为小姑娘。而自己这具□□看起来不过二十多岁,他叫自己小姑娘。
这样熟悉的语气,让余长宁心里涩涩的。
余长宁开口:“叔叔,我帮你提上去吧。”
余忠武摆了摆手,“不用,谢谢你了。”
话落,他提着菜,从余长宁身边走过,踽踽独行地爬上老旧且没有电梯的小区。
-
余长宁没有离开小区,她不知晓父母会不会再出来,但她想碰碰运气。
第一次回到人间是今天七点,手表上已经到了九点。
小区里有些家庭及早地外出游玩,但有些人仍旧早上在小区散步。
对于中国而言,妇女集聚地是听八卦最多的地方。余长宁家住的197栋就在阿姨聚集处的附近,在这里她既可以听八卦,又可以关注父母是不是下楼了。
余长宁在不远处坐着,反正她本就死了,不是肉体凡胎,听力比常人敏锐不少。
“哎,你儿子是不是进了市人民医院上班?”
“老蒋,你儿子厉害啊,以后我们去医院还得仰望你的关系呢。”
“呸呸呸,老李,你能不能说点吉利的话。还有,哪有你儿子厉害啊,听说考进了市一中。”
阿姨们说完了子女,又开始下一个人话题。
“老孔,你女儿不是有个谈了很久的男朋友,什么时候摆宴席啊?”
孔阿姨冷哼一声,“摆什么宴席,她那个男朋友看着人模狗样的,其实背地里有几个女朋友。”
余长宁也竖起来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