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老公也要考察过借贷人的经济实力,才敢批,不然成了烂账,她老公也是要负责的。

江奶奶眼睛睁得老大,“存两年钱盖房子?”

“那你弟还生不生儿子了?”

“现在到处都严,没点钱,到时候你弟媳妇要是有了,去哪里躲?”

“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房子有得住就行。”

“传宗接代才是最紧要的大事!”

江奶奶忍不住念叨,“你弟都三十多了,别人像他这个年岁,儿子都上小学啦。”

“有人才有物,先给家里添丁,再说别的吧!”

一说添丁,江木兰犹豫了,也打了退堂鼓。

确实,在村里,没有生到儿子,是要被人戳脊背骨,要被人瞧不起。

她纠结了片刻,买地皮要钱,盖房子要钱,那么她弟和弟媳就要努力赚钱。

若是她弟媳怀孕了,就不能再赶集卖衣服,光靠她弟的收入,何年何月才盖得起房子。

再加上,现在的建筑材料,人工,一天比一天贵。

她看着扑闪着大眼睛,好奇地听着她们说话的大丫,内心充满了遗憾。

怎么是个丫头呢。

要是大丫是个儿子,得有多好!

江满月见姑姑被奶奶一通输出,干沉默了,心中焦急。

我的老天奶啊!

地皮买下来,没钱盖房子,等升值不香吗!

不比把钱放在银行里贬值香?

虽然她们镇上的地皮,好像几十年后也没涨多少。

起码也涨了十倍不止啊!

她皱着眉算了半天,惊讶地发现,好吧,换算成几十年后的工资收入和物价,怎么感觉镇上地皮价格没涨一样?!

当然,几十年后,可没人会卖镇上的地皮,有人估价,没人卖。

或者是因为,这个估价太黑?

低估了镇上地皮的价值?

几十年后,镇上有地的全都盖房自住了呢。

一楼还可以做成门面,做点小生意。

19省钱是为了存农信社吃利息

难得碰上镇上有人卖地皮,自家不买,江木兰还是觉得可惜。

这个钱她家也有,只是她家本来就在镇上有房子,她老公说再存点钱,到市里看看有没有地皮卖。

这年头,一次性能花五千块钱买地皮的人不是没有,但不多。

村里人不富裕,家家户户有宅基地,也只有特别偏僻的村子,里头的人家,才会想着,搬出原来的村子。

像江家村,大部分人都觉得没这个必要。

午饭时,江木兰这么一说,大家也只是当个八卦来听听。

“五千块钱买块地皮?疯了吧,盖好了房子的还差不多。”

苏红玉吃着菜,不过脑地吐槽了一嘴。

“她二姨,你这话就不对了,有了地皮,把房子盖起来,就是镇上的人口。在镇上孩子读书也方便,做点买卖也方便。”

苏红玉是苏子君二姐,一辈子在村里做农活,嫁人了也是嫁到隔壁村,去镇上逛逛的机会都不多。

她种田一年到头,结余的粮食卖掉,一年也就能卖一千多。

五千块钱,她得卖五年的稻谷啊。

在她看来,哪个傻子会花那么多钱买块地哦。

自己村不能住吗?

村里批下来的宅基地,还是免费的呢!

六姑父有些心动,只是他家孩子多,钱要花在刀刃上,几个孩子读书就要花不少钱,目前没有盖房子的经济能力。

他说了句公道话,“要不了几天,这地皮应该就没了,在镇上生活确实要比村里方便。”

可惜他家经济来源靠种自家十几亩田地,农闲时还走村过镇卖猪肉牛肉,或者卖河粉。

真要一家子搬到镇上,这种田就不方便了,要知道十几亩地的收入,也不少,占他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