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1 / 2)

这一次攻城主力可不是刘良佐的降兵。

江阴攻城战,前期一直是刘良佐在主持攻城先锋大事,久攻不下,在南京的豫亲王多铎立即增兵,贝勒博洛从吴淞带来了八旗精锐。

赵巨鹿自认能单挑三五个装备精良的八旗精锐,再多,就只有战死沙场。

卢象英紧张但不慌乱,思绪飞转。

置身在这样的历史大事中,还是江阴八十一日的战场上,慌乱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沉着冷静才有机会活下去。

万幸,“卢象英”的记忆还在。

坊桥距离符祥寺确实还有一点距离,必须选择一条被清兵忽略的道路,然而江阴城内到处都是清兵,根本不存在这样一条路。

卢象英的目光落在了坊桥上。

桥下,一条河流从桥下穿过――江阴城内河流遍布,四通八达。

水路!

清兵的水师没入城,应该安全。

对赵巨鹿道:“巨鹿,我们去河中,沿河而行,争取悄然潜伏到永安桥下,入夜之后穿过秦晖门进入符祥寺,等清兵暴行停止后再出来。”

赵巨鹿闷声道:“小官人你只管决定便是。”

听小官人的没错。

卢象英刚想说行动,眼角余光看见远处出现了一队清兵,急忙道:“来人了,别说话,憋住呼吸继续装死。”

清兵不会在这时候打扫战场。

忙着杀人。

忙着抢钱。

忙着抢良家妇女满足欲望。

反正史料是这么记载的。

果然。

卢象英想的没错,清兵远远一看这边全是些尸首,根本没兴趣过来――他们进城较晚,这些已经被杀的义军身上,早被前期进城的清兵翻了个遍。

没有油水可捞。

清兵离开后,卢象英看准时机,趁着无人注意这边,立即从地上抓了把短剑,翻身爬起,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到坊桥下面,悄然入水。

跟在后边的赵巨鹿后发先至。

卢象英略感好笑,果然,人在逃命的时候能激发潜能。

下一刻,卢象英汗毛倒竖,心如擂鼓,一把按住要说话的赵巨鹿,“别说话!”

不远处出现一队清兵,为首的是位高级将领,骑着高头大马,制备精良的盔甲上血迹殷殷,手中长刀布满血污。

不知道杀了多少人!

此刻勒停战马,远远的看向坊桥,蹙眉,刚才似乎有人奔桥下去了?想也不想,招了招手,对麾下道,“派几个人去桥边看看。”

清兵不敢怠慢。

盔甲整齐的清兵队伍中,三人出列,手持长枪迅速来到桥下,扫视了一圈,其中一人大声回道:“贝勒爷,没有活人!”

这名贝勒嗯了声,许是自己眼花了,遂率队继续巡查。

片刻之后,卢象英和赵巨鹿从尸首下冒出头来,抹了一把脸上的血水,暗暗侥幸,千钧一发,刚才哪怕慢十秒钟,此刻就是一具尸体了。

这样的情形,接下来还会继续发生。

下一刻,卢象英刚松懈下来的心情又揪了起来,甚至头皮发麻,手脚乏力。

如果他睁眼看见的满地尸首是一片人间炼狱,这么此刻他眼前的景象,已经不能用炼狱来形容,世间就不应该有这等景象!

偌大的水面上,本该清澈的河水已经染成了浅红色,这得需要多少人的鲜血,才能将一条河流都染得变色?

河面之上,漂浮着无以数计的尸首。

缓缓向东流。

密密麻麻甚至层层相叠,有的尸首竟然还在流血,显然刚牺牲不久。

有和清兵搏杀后牺牲的义军士卒,还有大量在极尽的绝望和惊恐中跳河的妇孺,也有江阴保卫战时不愿意离开故土,要和义军共进退的老人,他们选择了跳河殉国。

仅这一河上下的尸首,便已千人。

先前卢象英一直有些懵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