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记得,年初在崇礼滑野雪的时候,徐槐告诉他长白山的粉雪比崇礼的还要好,他当时听了很心动,就说有机会去长白山体验一下,徐槐笑着说好啊,以后我带你去。
可能徐槐已经忘记了承诺过的事,或许这根本不算承诺,只是随口一说,当不得真。
以前杞无忧没有主动提起过想要和徐槐去哪里,现在更不会。
怕徐槐和自己单独待久了会不舒服,怕让他为难。
电话打完,徐槐站起身,受不了似的,哆哆嗦嗦道:“不行,冻死我了,你不冷吗?”
“不冷。”杞无忧也跟着站起来。
“不冷是吧,”徐槐低笑了声,“我看你再多坐一分钟都要冻成冰棍儿了。”
两人并肩走回公寓。
“小杞,你还记得吗?”
身后忽然刮来一阵冷冽的风,寒意刺骨,杞无忧不禁打了个颤。
心里升起强烈的预感,好像知道徐槐接下来要说什么。
“什么?”
“之前答应过你的事,不会反悔。”
夜晚温度太低,杞无忧定定地注视着徐槐嘴里哈出一团氤氲的白气。
“带你去长白山。”
好像距离很近,呼吸萦绕在杞无忧耳边,无论是怎样的天寒地冻,都刹那间回暖。
第111章 一点也不羡慕
这个雪季没有其他的外训计划,沸雪世界杯结束后,集训队就马不停蹄地来到崇礼云顶滑雪场,进行为期两周的强化训练,准备参加明年年初的世锦赛以及国内的几场重要赛事。
教练团队针对每位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及体能基础,制定了新一阶段的训练计划,更好地帮助他们提升实力。
杞无忧和田斯吴在同一个跳台练1980,张可迪亲自给他们纠动作,徐槐则去了B队那边指导训练。
两人都练得不太顺利,尤其是杞无忧,摔了一上午,一次也没成功落地。
“行了,无忧。”田斯吴腰酸腿痛,直接一屁股坐在雪地上,后仰着手掌撑地,仰脸看着正弯腰扣雪板固定器的杞无忧。
今日气温零下六度,杞无忧却热得汗顺着额角往下淌,随意用手背蹭掉。
“你也歇会儿吧。”田斯吴忍不住说。
“马上,再来最后一次。”
“唔,我觉得你刚才的落地位置得再远点儿。”田斯吴提出他的看法,又用英语重复了一遍,询问一旁张可迪的意见。
“你说得对,”张可迪点头,一阵见血地指出问题,“所以yoyo起跳时的速度需要更快一些,不要犹豫。”
杞无忧表情茫然,“我刚才……犹豫了吗?”
“你自己也许注意不到,来看我刚才拍的视频。”张可迪点开视频。
起跳速度快、爆发力强既是杞无忧在大跳台上的显著特点,也是他的优势。他以前在训练或比赛中起跳时从来没有犹豫过,深究的话,好像是从上次在瑞士比赛时摔倒之后,才出现的这种情况。
不再有过去那种一往无前的自信与果断了。
换成别人可能根本察觉不到这点细微的变化,但张可迪作为顶级的单板教练,不会漏过队员在训练时的任何一处细节。
杞无忧边看视频,边思索着道:“我知道问题在哪儿了,等会儿再试一次。”
上午训练结束,杞无忧去隔壁场地找徐槐,想给他看自己上午的训练视频,看看还有哪些不足。
这边的训练还没结束,徐槐正在做总结:“所以大家明白了吧,难度不仅仅指转体的周数,还要看正反脚起跳或落地,外转或内转,板头或板尾起跳,抓板方式,不同的转体轴心,盲落地,以及动作的组合与编排……”
杞无忧站在一边等待,这些技术要领他早已牢记于心,但还是很专注地听着徐槐讲解。
“小杞,”徐槐突然把目光转向他,眼睛弯起来,“你来讲讲大跳台落地失误的扣分标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