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并非出于私心。
而这位祝氏,虽满口的仁义道德,却看得出来,她想要的其实是让杜婈登上后位。
我微笑,道:“据我所知,所谓私通,必是两人合力而为。我有违德行丢尽颜面,太上皇亦然。既都是德行有亏,那么他配我也算门当户对,正好不必再去祸害别人,夫人以为呢?”
祝氏的眼睛里几乎要飞出刀子来。
“你这妖人。”她的声音冷硬,“莫以为我不知你在京城里做的那些事。你与皇帝勾勾搭搭不清不楚,流言传得满天飞。这等水性杨花之人,怎配得上上皇!”
“配不配得上,是上皇说了算,而非夫人。”
一个声音突然从堂后传来。
我回神,转头看去,却见白氏、杨氏和孟氏走了出来,皆面色冷峻。
看到她们,祝氏也是一愣。
她脸上的神色一脸,重新变得盛气凌人。
“郑国公府号称世代簪缨,原来竟是这等教养。”她冷笑一声,“几个妾侍,未蒙传召,竟擅自上堂插嘴。”
杨氏和孟氏皆目光不定,白氏却神色镇定,道:“妾等敬夫人诰命加身,以宾客之礼相待,而夫人竟出言不逊,咄咄逼人。若出身,妾几个加起来也远不及夫人;可论教养,妾等可将夫人睥睨而视。”
祝氏轻蔑地收回目光,没有理会,却再度看向我。
“我方才说的话,娘子谨记。”她冷冷道,说罢,并不行礼,转身而去。
“这妇人,当真是那什么侯夫人?”杨氏气恼道,“我等从前在京中,比她了不得的皇亲国戚也见过不少,何曾有过这样的?”
孟氏叹道:“她丈夫说什么也是死在了国公的狱中,她恨我们家也无可厚非,哪里还在乎什么礼数。”
第一百六十二章 祝氏(下)
说罢,孟氏蹙眉看向我:“只是看来,她决意反对这婚事,不会善罢甘休,也不知她会做出什么来。娘子,吕侍卫就在我们家里,可要请他给上皇送信,将此事告知上皇?”
杨氏道:“吕侍卫早晨还见他在,下午却不知去了何处了。外头侍卫皆归他调拨,若要送信,须赶紧让人把他找来。”
我想了想,摇摇头。
“太上皇留了侍卫在这里,不必我说,他也会知道什么人来过。”我说,“这位祝夫人,看着并非是那莽撞无谋之人,她果真怕我向上皇告状么?”
她们面面相觑,一时没有言语。
“这些年,上皇待她如何,诸位庶母可有耳闻?”我又问。
“妾等虽在宅中深居简出,甚少外出露面,但也并非孤陋寡闻。”白氏道,“上皇待这位祝夫人,是极好的。坊间甚至传言,上皇自幼没了父母,视杜行楷如父,视祝夫人如母。每到岁时节日,上皇都是要登门拜贺的。”
“上皇是敬她罢了,哪里就是拿她当母亲了。”孟氏想了想,道,“妾想着,娘子说得对。这位祝夫人可并非孤家寡人,朝中那最受上皇器重的林太傅,是杜家的表亲。在洛阳朝廷之中,杜家的势力无人可比。如今来了个不是杜家出身的太上皇后,他们焉能甘心。我看,反对这门婚事的,可远不止祝夫人一个。”
白氏沉吟,看向我。
“娘子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