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忙去召集学生。
祝缨见这一个个不开脸的?样子,道:“话,博士都给你们说了吧?来,咱们讲卷子。讲完了,你们自己?温习,书我给你们带来了。记着,不许为了争书起纠纷,不许污损。每人借阅的?册数、时间都要定好,不许一人霸占了不还?,旁人无?法借阅。”
然后便开始讲题,岳桓家学渊源,又有个邻居刘松年,这卷出得?,不把五经吃透了,连个门槛都迈不进。
祝缨一一给他们讲解,又许他们提问。顾同年轻人,看?祝缨侃侃而谈十分?从容,想试一试这个“明法科出来的?县令”的?斤两。
他想:若是来之前就准备好了,当?然能讲得?很顺,再有,卷子是县令大人弄来的?,他手里早有旁人写好的?答案也不一定。我就由这题目引申出去,问些?旁的?书上?的?……
他便先举手。
祝缨也点了他的?名,他便依着自己?的?心思问了起来,他不提《论语》,因为这一步过于经典,原文是许多人必须得?背的?。他提《春秋》中的?字句,主提《左传》。顾家家境在?县里算一流的?,家中藏书也不少,他还?提到了《公羊传》。
祝缨不假思索,顺口便引了出来。学生们看?顾同与祝缨一问一答的?,起初是嫌顾同混蛋,霸占了好不容易请教的?机会。渐渐听出些?不同来,也抛却了考试带来的?沉重心情?,年轻人的?好奇心也被激了起来。陆续有十来个学生都提问,他们不问《春秋》了。
家境好的?学生,家中也有几本?杂书。赵苏就问《史?记》,甄琦自家穷,蹭过赵翁家的?书,也提问大戴礼与小戴礼的?问题。雷广不服气,特意挑了个算学的?问题,问了个鸡兔同笼。
祝缨对他们的?心思洞若观火却都不点破,接下来还?可能给他们换条路走呢,不叫他们服了,改人志向这事儿是很难不落埋怨的?。
她一一给他们解答了,最后对雷广道:“喜欢算学?”
雷广哪是因为喜欢?他吞吞吐吐地?说:“是、是常帮着家里看?账……”俗称放债。
祝缨点点头,说:“得?了,今天就到这儿吧。好好读书,五经都给我背下来!过两天接着考!考完了我再与你们聊!”
学生们不敢怠慢,躬身应是,即使如雷广之类虽不喜欢这个县令,也有点“不服”的?意思,却又都服她的?“学问”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祝缨又给县学送了一套卷子,这一回学生们依旧考得?不好,却都没有之前那么?沮丧了。博士已对他们简略说了“将?来”,心思活络些?的?已在?思考改道了。与祝缨预料的?不太一样,县学里的?大部分?学生并不很抵触改道。
县学的?学生因有名额限定,对学生也有一定的?补贴,学习优异者?还?有些?奖励。学生又不同于朝廷官员,官员越老经验越足势力越深、有些?年老官员号称定海神针,学生虽然也与官员一样不耕不织、却连安境抚民之类的?事也是不做的?,学生越老是越废的?。所以过一段时间,譬如十年、二十年没个成就,又或者?超过若干岁,要被清退。官府不养这样的?闲人。
到了年限,书读不出来、做不了官,还?被县学给黜退了。前半辈子就是一场梦了。
如果换个科,看?县令这个本?事,如果肯指点一下,或许……
终究是年轻人,有心气儿,除了甄琦十分?动摇,旁人还?是想再试两年。现在?书有了、县令大人的?学问看?着也好,还?能通了国子监的?路子,万一呢?
县学里的?学生们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念头,读书的?想法却还?没有动摇,都权衡着自己?的?考试绩,与家长商量着是就混这几年出来继续家业呢?还?是跟县令大人走得?再近些?,听他的?话,搏一搏万一能有个仕途?官员的?好处,第一就是免赋役。
家家算盘打得?能进明算科。
祝缨没有让学生们马上?做选择,她派人去接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