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2 / 3)

?颇冷,福禄县的冷与京城是不同的,它是一?种?难受的湿冷,她还是把父母留在了?衙里,并且说:“我去去就回。这时候干这个?事?儿还要带上爹娘,叫人看了?不觉得奇怪么?”

张仙姑这才不坚持了?。

等她回来?,张仙姑见到一?个?完好的女儿才放下一?颗心:“哎哟,这下可以过年喽!”

在京城,是祝缨出去四处给人拜年,在福禄县,是旁人上门给她拜年,县衙收了?几十?张拜年的帖子。祝缨便一?总发了?一?回帖子,选了?一?天一?总请了?在县城的士绅们吃年酒。

席上,众士绅极力赞扬祝缨做了?多少好事?之类,祝缨道:“皆是百姓之力。”

照朝廷的规定,年假只有七天,七天之后就得开始办公?了?。福禄县又没有太多的公?务,春耕又还没有开始,县衙还是很闲的。祝缨本人却一?点也不闲,既然开印了?,她就顺手写?个?公?文?,再认认真真写?个?信,信着公?文?的驿路将信顺路送到京城。

公?文?的事?不大不小的,是说“给点儿流放犯呗”。

以福禄县这个?破地方,流放犯人到这儿来?包管他吃苦,不能浪费这么好的地方啊!但是祝缨到任之后根本就没有发现有这类人,所以,人呢?

祝缨一?个?大理?寺出来?的官员,到了?一?个?地方,什么监狱、犯人之类本就是她最容易想起?的。监狱不要提,上任汪县令人都不在,这福禄县里什么案子都糊涂着。祝缨到任之前,关丞派人把牢房里关的那些个?欠租的、冲撞了?贵人的一?放,免教新县令看着心烦。

大牢都空了?。

流放这事?儿也跟汪县令有关,因为流放的时候,一?般是判个?“三千里”“二千里”,发到某州,很多时候不具体写?到县。福禄县的县令不在县内,能被流放的都是重犯,这么扔到福禄县府也怕出事?儿,于是要么就调配到附近的县,要么就府里接管了?。原本福禄县还有个?专一?安放流放犯的小小的营地,府里干脆以“近獠地”不安全为由,行文?申请将它移到了?邻县。这样以后连“调配”的手续也都省了?。

祝缨这回就是跟大理?寺要人的给点儿人吧,我这儿缺人。虽然跟行文?措词极客气,究其?实质还是点菜。她私下夹了?一?封给裴清的信,菜单列得详细极了?:要求要一?些技工之类。如?果有农夫,也给点儿,壮年的最好。至于酸文?假醋掉书袋的,我不要。来?了?就打?死。

裴清哭笑不得,几乎要学着某人骂一?句“逆子”了?。

写?完了?公?文?,她便开始写?私人的信件。

给郑熹无数的问?候,感谢他年前送的衣服之类,说自己过年省得裁新衣了?等等。然后又请郑熹帮个?忙,问?一?问?岳桓,太学国子学的课程都是什么样的,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课本,能不能给点儿?

接着是给王云鹤写?信,写?了?县学的情况,她又写?了?自己的教学计划:背书,别的先不管,先把五经?都背下来?再谈理?解。问?王云鹤这个?情况下学生怎么安排合适,可不可以将一?部分在五经?上没什么兴趣、天赋的人,转到明法科等学科?可不可以将自己整理?的王云鹤的那本“心得”在县学里讲授?如?果不合适,那也请给些指点。

祝缨与刘松年的书信往来?则非常有趣,二人多数是通过王云鹤转送。祝缨是暗嘲激将,但也写?一?写?刘松年感兴趣的山河风景。刘松年比祝缨坦荡得多,他坦坦荡荡地单独写?信,指名道姓骂祝缨。

但是祝缨这一?封信就难得非常直接,她单开了?一?个?信封给刘松年,写?道:我知?道女卒考试那小段子是您写?的,能再给写?一?个?不?

如?同给大理?寺的公?文?一?样,她这回也毫不客气地点菜了?:要跟上次一?样,一?段之内有尽量多的生字,字字不重复最好。笔划要少,字要常用。再着韵好编成山歌的最妙!写?它十?段八段的,如?果你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