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口,士兵越不敢往前走。

就在这时候他家的大门被推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从里面蹦蹦跳跳走出来。

士兵定定看着这个小男孩,呆住了。原来这个小男孩的相貌竟然同他小时候有八分相似,看样子应该是那夜新婚夜怀上的。

“大郎,你慢些,等等我。”一个温柔的女声响起,紧接着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女人走了出来。

女人身上担着扁担,应该是要出去挑水回来吃。

士兵忙走上前,劈手夺过女人手里的扁担,“给我吧,我去挑水。”

然而女人却警惕地瞪着他,“你是谁,你想干什么?我跟你说,我男人可是在戍边军当兵。这次打匈奴他还立了军功。”

小男孩看出母亲的恐惧,小炮弹一样向士兵撞来。

“你不许欺负我阿娘!”

这时候屋内的公婆听到消息,匆匆出来,看见士兵一下就哭了。

“四郎,你回来了!”

女人愣住了,呆呆看着男人,终于从男人的眉眼中认出那个只有一夜之缘的丈夫的五官。

“郎君,是你,你回来了。”

“是我,我回来了,辛苦你了。”男人抱住女人,轻声安慰女人的不容易。

男人的回来不仅解了一家人的想念之苦,还带回了一笔对于这个家庭而言不少的银子。

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丰州城,这一日城内的猪肉铺子都卖断了猪肉。

剩下那些回不去家的戍边军,邴温故怕他们干坏事,组织他们去南锦屏在城内开的茶馆里听评书。

意外的是,南锦屏写的小哥儿们勇于反抗命运、奋发图强、甚至有怨抱怨有仇报仇的性格,异常对这些大老粗们的胃口。

有的士兵甚至看完后,就偷偷买了话本子里主角小哥儿的画像藏在怀里带回军营,自此心中有了具象化的理想型。

无形之中改变了很多人的择偶观。有些士兵带家人来看,一些小娘子看后,价值观人生观都有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