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大娘,她一身干净利落的衣裳,整个人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自信。人没了从前在村里的畏缩和愁苦,现在脸上和眼里不说话的时候都含着笑意,是真的快乐。
家中的孩子特意从县学回来,瑶娘和宛娘同样是变化最大。
她们自信而落落大方,说话时目光直视人的眼睛,举止有度。看着就似官家教养出的大家闺秀。
猛然间邴二娘发现他们邴家可不就是官家,瑶娘和宛娘可不就是官家小姐。
这一刻她说不出心中什么滋味,大姐仳离,本应该过的很差。可现在也是因为仳离,回了娘俩,孩子才得到最好的教育,成为官家小姐。不过邴二娘并不嫉妒,她真心开心。
因为她知道,邴温故并不偏心,她对她们姐妹一视同仁。他对大姐什么样,对她就会什么样。
等到吃饭的时候,南家人也到了。南家人现在特别忙,都是抽空才来的。
这让邴二娘更加感觉受到重视,冯三郎对邴二娘更加好了。
吃过饭,邴大娘道:“二娘,妹夫,你们明日把孩子们都送去县学读书吧。至于你们两口子,先跟着我干。我那边正好忙不过来,本来还想招工,就先不招了。等你们在我那里干出了经验,再自己开铺子。”
邴二娘问道:“我听大姐你上次来信讲,你那里只是一个小铺子,用我们夫妻会不会赚不回成本。”
“当然不会。”邴大娘自信道:“托大弟福,我那铺子招待过圣人,太子和文武百官,更被圣人亲口夸过。现在铺子火的不行,每日生意都忙不开。”
邴二娘这才知道邴大娘和三个孩子竟然见过圣人,更加羡慕了。
“我应该早点投奔大弟的。”
“现在也不晚。”
邴二娘后来才知道邴家人现在过的什么日子,那真是最不缺的就是钱。更后悔没早点来。
当然最不差钱的就是南锦屏,因为南家和邴家的生意,只要是邴温故出主意的,都有南锦屏的股份。包括邴大娘的米线铺子,那是邴大娘主动给的股份。
吉县日异月新,飞速发展。转眼就到了新一届科举之时,而这届的状元郎和探花竟然全部都来自吉县。更争气的是本届录入一百二十名进士,其中十五名出自吉县。
这把朝堂都震惊了,却也让众人再次见识到邴温故的能力。
他的县学可不是办来作秀的,那是实打实的功绩。